全科医学

全科病例:双下肢水肿、乏力2个月

作者:上海全科医师沙龙 来源:全科医学周刊 日期:2015-07-03
导读

         全科病例:双下肢水肿、乏力2个月

 

        病例特点

        1.患者男性,59岁,双下肢水肿乏力2个月。有糖尿病、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史。

        2.查体示双下肢可及轻度凹陷性水肿,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稍弱。

        3.患者2个月前在周家桥社区中心检查结果为:血常规正常;尿常规示蛋白(+)、葡萄糖(+)、红细胞镜检7~10/高倍视野;生化检查示血钾2.8mmol/L、肾功能正常;B超示膀胱结石、前列腺增生。

        4.患者1个月前在天山中医医院检查结果为:血常规示WBC12.3×109/L,N89.3%,PLT56×109/L;尿常规示24h尿蛋白为1.84g/24h;生化检查示血糖25.3mmol/L、肌酐151μmol/L、钾2.3mmol/L、TG3.3mmol/L,白蛋白24g/L;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致密影。

        5.患者在华东医院检查结果为:血常规示WBC8.7×109/L,N83.3%,PLT48×109/L;B超示前列腺增生伴结石;胸部、上腹部CT正常;ESR81mm/第1小时,CRP117.1mg/L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

        蛋白尿,肾功能不全

        患者59岁男性,有糖尿病,甲状腺术后病史。患者肾功能不全伴中等量蛋白尿、少量红细胞尿。患者存在肾性失钾,双肾结构不清,血小板减少,补体C3降低。

        推测患者蛋白尿的病因,可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来分析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急性起病,患者存在血尿、蛋白尿、水肿、高血压,初期可有补体C3和总补体的下降。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,存在蛋白尿,须除外继发性因素。

       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结缔组织疾病、代谢性疾病、血液疾病、肝脏疾病等可以导致蛋白尿。

        ①结缔组织疾病:表现为蛋白尿、血尿、肾功能损伤、肾性失钾、血小板减少、ESR升高、C3下降、浆膜腔少量积液;须进一步询问有无反复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、口腔溃疡、脱发、光敏等;须进一步检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(ANCA)、类风湿因子、肾小球基底膜抗体,进行风湿全套、免疫球蛋白全套、蛋白电泳、肺部高分辨CT。

        ②糖尿病肾病:该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,血糖控制不佳(血糖25.3mmol/L),存在肾功能减退,肌酐、尿素氮进行性增高;须了解患者糖尿病病程、血糖控制情况,是否有眼底病变。

        ③高血压肾病:该患者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;须进一步询问病史,包括患者血压情况、病程、家族史。

        ④肿瘤相关性肾小球疾病:以肺、胃肠道、乳腺、肾脏、卵巢肿瘤引起为多见,常为轻度蛋白尿,偶可有肾病综合征;此患者CA199升高,胸腹部CT(-),可建议进一步行增强CT、胃镜、肠镜检查。

        血小板减少症

        该患者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(3次结果依次为112×109/L、56×109/L、48×109/L)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能的病因包括结缔组织疾病、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、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(ITP)。建议行骨髓穿刺明确诊断。

        低钾血症

        患者呈乏力症状,血钾低于正常值。须进一步判断低钾血症的病因,例如饮食摄入不足、药物相关性(第一次就诊前有无应用利尿剂)、肾性失钾(肾小管酸中毒)、内分泌性(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)、周期性麻痹(有无发作史)。

        需要补充的病史

        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,病程中或起病前有无反复皮疹、关节痛、发热,有无紫癜、瘀斑。

        记录患者每日尿量、尿色,有无肉眼血尿。

        患者血压情况如何,有无高血压病史。

        患者既往有无肾功能、尿常规异常,有无肾脏疾病基础上、感染诱因下的肾功能恶化。

        询问患者用药情况,有无接触重金属或毒物。

        进一步询问患者甲状腺功能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询问患者饮食情况,有无恶心呕吐。关注利尿剂使用前后的血钾情况,有无周期性四肢无力。

        询问患者糖尿病病程及是否有眼底并发症。

        须进一步进行的检查

        行肾脏穿刺活检术以明确蛋白尿病理类型。

        行周围血管彩超及静脉肾盂造影。

        必要时骨髓穿刺以排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(ITP)、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。

        检测肝炎标志物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指标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(ANCA,以除外血管炎),进行血浆蛋白电泳(以除外骨髓瘤)。

        建议进一步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。

        建议随访患者血压,高血压引起的肾动脉硬化、肾损伤也要考虑。

        该患者糖尿病多年,建议完善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有无病变。

        诊疗过程及最终诊断结果

        患者转入华东医院后完善相关检查,结合临床表现,积极对症治疗。进行的检查包括以下几项。

        ①行肾穿刺活检术,报告提示肾小球病变轻微,轻度间质性肾炎。

        ②患者住院期间突发意识丧失,口吐白沫,四肢抽搐数分钟,请神经内科会诊,考虑癫痫发作可能,行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成像(-)。③行风湿全套并检测ANCA,报告均阴性。

        ④行骨髓穿刺,报告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。

        患者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,间质性肾炎、神经系统受累(癫痫样症状发作)、血小板减少,考虑结缔组织疾病可能性大,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支持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后症状好转,病情稳定出院后一直在社区门诊随访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社区遇到蛋白尿患者的处理

        蛋白尿一旦出现,首先鉴别其是真性蛋白尿还是假性蛋白尿。如果是真性蛋白尿,先排除生理性和体位性蛋白尿,然后考虑病理性类型。

        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,但尿蛋白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。要向患者说明,蛋白尿只说明肾脏有问题,但不能明确是哪种类型肾脏病,所以不能因为没有不舒服就不去看病,或者盲目吃中药而不求确诊。同时应及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,在了解疾病的同时不要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。

       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地理优势,患者可就近复查尿常规、尿蛋白、肾功能,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,动态观察病情。具体来说,全科医生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。

        ①生活方式指导:戒烟、戒酒;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;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,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;减少盐的摄入。

        ②对症支持治疗:纠正电解质及脂肪代谢紊乱;利尿消肿;控制血压、监测血糖。对于原发性的蛋白尿,要告之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及膳食指导;对于继发性的蛋白尿,要纠正病因,例如控制好血糖、血压,狼疮性肾炎、肾小球性肾炎、过敏性紫癜肾炎针对病因治疗。

        ③随访尿常规、血肌酐、24h尿蛋白定量、肾脏B超。

 

分享:

评论

我要跟帖
发表
回复 小鸭梨
发表

copyright©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镜像

京ICP证120392号 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  京ICP备10215607号-1  (京)网药械信息备字(2022)第00160号
//站内统计 //百度统计 //谷歌统计 //站长统计
*我要反馈: 姓    名: 邮    箱: